成都市3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首页 | 2021公司年检 | 业务范围 | 成都投资环境 | 政策法规 | 外资企业设立 | 外资企业变更 | 外资企业注销 | 其他登记 | 注册资本验证 | 外商投资企业年检 | 商标注册 | 新闻资讯 | 资质办理 | 审计评估 | 投资注册须知 | 注册常见问题 | 资料下载 | 会计师事务 | 联系方式
成都市3季度经济形势分析
[2004/11/16] 浏览次数:1738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结合成都实际,积极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时出台一系列有效措施,确保了全市经济正常运行,国民经济实现稳定增长。1—9月,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25.1亿元,增长13.3%,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础。

  (1—9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见表一)。

  表一:1999-2004年1—9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比较(%)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地区生产总值

 

 

12.3

13.2

12.8

13.3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15.1

14.5

24.4

30.1

31.5

23.7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6

10.8

11.9

13

12.5

13.5

进出口总额

60.4

-18.1

35.6

9.3

15

30.8

  一、1—9月经济运行情况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

  1—9月,在众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政策刺激下,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可喜的发展局面,农民增收预期良好。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277.2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小春粮食总产57.9万吨,同比增长8.8%;由于播种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大春粮食总产预计达到219.3万吨,同比增加9万吨,增长4.3%。1—9月,肉类总产量达70.8万吨,同比增长0.4%;生猪存栏497.2万头,同比增长6.4%;蔬菜瓜果因播种面积减少,总产比去年减少23.8万吨,但单产仍增加7公斤。

  农村经济稳中有升。全市乡镇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1—9月预计完成增加值31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4%,同比增长16.2%。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人气旺盛,预计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势头良好,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12个,并且在类型、规模和规范发展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发展,全市新增财政投入1亿元以上,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民收入继续增加。1—9月,我市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数量稳步增长。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因价格因素增长较多,财产性收入因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推进,也有较大幅度增加,全市农民收入出现了几年来少有的强劲增势。据调查,不少区(市)县农民收入增幅超过了两位数,如新津县,1—9月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40元,增幅达11.1%。

  (二)工业

  1—9月,通过积极调整工业发展布局,增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承载能力,落实重大产业化项目扶持政策,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04.5亿元,增长24.2%,工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规模以上企业增势良好。1—8月,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60.3亿元,增长23.7%;完成新产品产值123亿元,增长42.5%;完成出口交货值23.7亿元,增长16.8%;实现产销率97.2%,产销衔接良好。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95.5亿元,增长24.6%;实现利润总额29.1亿元,增长13.5%;实现利税68.7亿元,增长12.6%。

  不同所有制企业实现同步增长。1—8月,股份制经济完成工业增加值132.7亿元,增长27.4%,“三资”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2.1亿元,增长25.9%,分别高于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平均水平3.7个百分点、2.2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78.75亿元,增长21.3%。

  四大主导产业带动作用突出。1—8月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27.5%,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通讯产品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4.52亿元,增长33.3%,连续数月保持高位增长;医药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27.57亿元,增长29.2%,增幅较上月提高2.1个百分点,增幅继续攀升;机械行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5.51亿元,增长29.1%,继续保持较高幅度增长;食品饮料及烟草加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0.4亿元,增长19.7%,增幅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点。传统行业中,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与建材工业等行业实现高速增长,1—8月增幅分别达到47.8%、28.5%。

  工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不断优化。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积极推进,1—9月,确定了17户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搬迁改造。累计141户规模以上搬迁改造企业中,已有57户完成搬迁改造并竣工投产,其中今年1—9月竣工投产23户。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8月,高新区完成产业增加值180亿元,同比增长26.5%;1—9月,经济技术开发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2亿元,同比增长20%,均高于全市经济增长幅度。

  (三)服务业

  今年以来,受有效需求拉动,商贸流通业、房地产业、旅游会展业等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服务业发展态势好于年初预计,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上升。

  商贸流通业增势强劲。1—9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35.3亿元,增长13.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499.6亿元,增长13.2%;餐饮业实现127.7亿元,增长14.9%。城乡市场共同发展,增幅差距逐步缩小,1—9月,市级零售额421.6亿元,增长14.2%,县级零售额43.5亿元,增长10.6%,增幅差距从2003年底的7.2个百分点缩小到3.6个百分点。县以下零售较为活跃,零售额170.2亿元,增长12.7%。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势,外商及港澳台经济实现57.2亿元,增长32.4%,私营个体经济实现279.6亿元,增长17%,股份制及其他经济实现180亿元,增长13.1%。

  房地产销售市场活跃。住宅预售面积快速增长,市场开始消化部分前期存量住房。1-8月,全市住宅预售47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5%,但竣工面积同比下降6.9%。由于住宅竣工面积和可预售面积有限,空置期在一年及以上的滞销和积压住房出现下降趋势。

  旅游会展业全面反弹。1-9月,预计全市旅游总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51.7%;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058.6万美元,同比增长64.6%,国内旅游收入179.8亿元,同比增长38.2%。入境旅游者达27.9万人次,同比增长94%;国内旅游人数达2553.1万人次,同比增长38.2%。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进展顺利,成功举办了全国糖酒交易会等一系列大型会展活动,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

  (四)固定资产投资

  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开始回升

  由于宏观调控效应逐步显现,3—7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累计增速呈逐月回落的走势。通过落实全市经营城市暨投资工作会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8月起投资增幅开始出现回升。1-9月累计完成投资667.3亿元,同比增长23.7%。

  非国有经济仍然是投资主力。1—8月,国有经济完成投资217.8亿元,增长18.5%;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40.4亿元,增长21%。民间投资完成290.5亿元,增长21%。

  能源和交通投资得到加强。1—8月电力煤气及水供应完成14.6亿元,增长113.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完成41.2亿元,增长32.7%。

  表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占全年计划的比率(%)

同比增长率(%)

2003年1—9月

539.6

62.5

31.5

2004年1—9月

667.3

61.4

23.7

  基本建设投资增势放缓。1—9月,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04.1亿元,同比增长30.6%;与去年同期38.3%的增幅相比,下降了7.7个百分点。受基础设施投资增幅下降影响,基本建设投资的增长势头放缓,1—9月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84.5亿元,同比增长25.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2个百分点。

  更新改造投资增幅下降势头得到控制。1—9月,全市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21.2亿元,同比增长36.1%,比去年同期下降了6.1个百分点,但与二季度相比,提高了9.6个百分点。

  受住宅投资增速下跌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下降。1—9月,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96亿元,同比增长20.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2.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39.4亿元,同比增长14%,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6个百分点。

  2、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快

  1—9月,全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96.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7.3%。其中,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29.5亿元;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50.2亿元,增补项目完成投资17.1亿元。

  截至9月底,28个项目基本建成或已经完成投资计划。宝成铁路青白江至成都增建第二线、成温邛高速公路、成彭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都卷烟厂“十五”易地技改、北京汇源果汁生产线二期、锦丰水松原纸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成都卫校教学楼一期、沱江干流成都河段防洪整治工程金堂拓峡工程、和平医药交易配送中心、希臣药业三七通舒胶囊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中碱玻纤等项目已完工,县级公路、金沙欧倍德商贸中心、联邦制药(成都)有限公司、欧尚锦江购物中心、成都虹波实业股份公司等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8个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年度计划投资60%以上。中心城区畅通工程速度加快,天府隧道主体进展顺利,台玻浮法玻璃生产线预计10月底点火。15个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完成投资已接近或超过50%。南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红星路南延线路基基本形成,东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三圣乡中小学工程已经验收;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沙河污水厂、三瓦窑污水厂三期工程基本完工;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河堤整治基本完工;经济适用房工程全面铺开。

  (五)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

  外贸进出口增长迅猛。1-8月,我市进出口总额达20.4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出口10.9亿美元,增长27.4%,市属企业完成出口总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35.6%,8月当月出口1.11亿美元,增幅达73.5%,创月度新高。民营企业出口占市属企业出口总额的36.9%,同比增长52.8%,成为外贸出口的一大亮点。30户重点出口企业受退税率下调、出口产品内外销价格倒挂等因素影响,出口增幅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20户潜力企业出口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占市属企业出口总额的13.3%。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比重继续扩大。

  利用外资取得新突破。1-8月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151个,同比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4.58亿美元,同比增长29.2%。新批增资项目51个,合同外资金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93.7%,其中新批工业和服务贸易项目分别占全市合同外资的64.8%和34.8%、实际使用外资的49.5%和27.5%。8月,世界500强企业艾默生电气通过资产并购方式进入成都,使我市在利用外资方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六)财政金融

  全市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收支保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正常。1-9月,全市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88.4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95.2亿元,为调整预算的80.3%,同比增长32.4%。全市财政支出115.6亿元,为调整预算的65.2%,同比增长14.7%。地税系统即开型有奖发票自7月18日起在10个行业正式启用,“以票控税”初见成效,8月组织的各项收入同比增长26.1%。

  金融机构贷款恢复正增长。9月末,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3575亿元,比上月增加35.7亿元,增长1%,同比少增45.3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777亿元,比上月增加76.4亿元,增长2.8%,同比多增46.4亿元。从贷款投向来看,本月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基建、商业企业和个人消费信贷领域,共计新增贷款20亿元。

  (七)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加强。1—8月,城镇失业人员8.7万人,扣除自然减员2.4万人,净增失业人数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比去年年末下降0.8个百分点。在巩固两个确保的基础上,各项社保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面继续扩大。从7月1日起,市政府提高了五城区及高新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八)物价

  今年以来,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除2月份由于基数较高微幅下跌外,其余月份均呈小幅上涨态势,且逐月走强。1-9月,累计比指数为103.2,上涨幅度比1-8月再扩大0.6个百分点。

  食品类价格的上涨仍然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动力。1—8月,食品价格指数上涨5.4%,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5个百分点。特别是粮食价格的走高,直接带动了相关农副产品价格的上扬,加上年初禽流感的滞后反应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法法》实施后运输成本增加,使得食品类价格居高不下。如标一米和猪肉价格涨幅高达33.3%,受秋天淡季影响,蔬菜价格也开始上扬,蔬菜类价格指数比去年同期上涨了5.3%。这些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食品类的上涨,而食品类在整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所占的权数约为35%,成为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

  政策性调价因素的翘尾影响拉动价格上涨。我市去年9月开始陆续上调了公房租金、自来水价格、污水处理费和医疗服务等价格,由于调价基本上集中在去年四季度,翘尾因素对今年价格走势也产生了影响。如医疗保健上涨5.8%,租房上涨21.3%,水电燃料上涨2.5%,据测算,翘尾因素将拉动今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2个百分点。

  预计我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会继续上涨。其主要原因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使食品类价格坚挺,教育收费调整拉动教育类价格指数上涨,成品油价格上调并将带动相关工业品出厂价和一些相关行业服务价格上涨,“十一”黄金周效应推动旅游消费价格上扬,投资增幅回升和建筑施工进入旺季,使钢材等建筑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经济增长缺乏新动力

  1998年以来,我市经济增长呈现以投资拉动为主的特征。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达到79%;今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仍达到60.9%。与其他副省级城市比较,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工业和进出口上。1—9月,成都的固定资产投资为667.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与成都相当的青岛、宁波、武汉、南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别为766.9亿元、631亿元(1—8月数)、490.9亿元、828亿元,相差不太大;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为630.4亿元、485.8亿元(1—8月数)、549.9亿元、530亿元,而成都仅为304.5亿元;1—9月青岛、宁波、南京的进出口总额分别是175.8亿美元、165亿美元(1—8月数)、41亿美元,而成都1—8月进出口总额只有20.4亿美元。我市投资增长一直在高位运行,在消费和净出口增长潜力有限的情况下,重大产业化项目缺乏,产业集聚程度低下,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已成为制约我市经济更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工业企业效益下滑

  1-8月,企业效益比7月末有所下降,与发展速度不协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7%,销售增长24.6%,但利润仅增长13.5%。其中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9.2%,创今年以来的最高增幅,但利润同比却下降11.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和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企业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产成品价格难以提高,不得不内部消化涨价因素,导致企业效益下滑。1—8月,我市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2%,远低于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11.9%的涨幅。

  (三)项目和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项目建设贷款下降。受趋紧货币政策影响,金融机构调整了信贷政策,缩小对国家控制行业和中小企业信贷规模。8月当月,除基本建设贷款增加10.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增加4.1亿元以外,短期工业贷款、短期建筑业贷款和票据融资均呈下降的态势,分别下降了9.4亿元、2.2亿元和3.5亿元。目前,全市城建、工业、交通、教育等方面的重大项目中,急需贷款的近100个,贷款规模近200亿元。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随着国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出台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措施,各金融机构提高了信贷门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度加大,流动资金紧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截至9月底,全市贷款总投放量呈增加态势,但工业贷款却有所下降。1-9月,工业贷款余额累计56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0.2%,比去年同期减少59亿元,减少幅度6.1%,减少幅度呈扩大趋势。预计今后几个月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将更加困难。同时,企业产成品存货和应收帐款净额过高,影响企业资金回笼。企业一方面贷款难,一方面销售及收款难度增大,既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加剧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局面。

  (四)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难度加大

  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3.7%,未能达到26%的全年预期目标,要完成全年投资达到1087亿元的奋斗目标,后3个月必须通过艰苦努力,才能完成419.7亿元的剩余投资计划。

  工业项目投资进展不理想。30项工业重点项目中,由于土地、资金及市场等因素制约,60%的项目进展不理想。其中,攀成钢Ф340连轧管机组、威特公司柴油发动机电喷系统、四川都江机械公司技改等12个项目完成投资仅占年度计划的30%左右;川化三聚氰氨生产线、成都中达软塑薄膜等7个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没有形成投资实物量。

  部分项目受政策、季节、拆迁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上半年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不少项目在土地、资金、市场等方面受到制约。第三季度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但又遇到雨季,施工受阻,如进入汛期,水利项目处于暂停实施阶段,8月份无投资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等项目因拆迁安置等问题,工程进度滞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工程土地拍卖已结束,将于10月正式开工。

  区(市)县投资增幅下滑。受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部分区(市)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滑较多,如温江区1—8月房地产投资增幅仅为15.4%,新开工住宅面积同比降低40.3%。龙泉驿区1—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近40%。同时,部分区(市)县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基数较高,出于种种考虑,有压低上报数据的现象。

  (五)煤电油运紧张状况加剧

  季节性用电矛盾突出。上半年,本市电力供应总体上较为平稳,但入夏以来,由于避暑降温,电力供应日趋紧张,虽经多方努力,7、8两个月我市还是拉闸限电339条次。我市电力以水电为主、火电为辅,但水电大多是没有库容、无调节能力的径流式电站,发电能力受季节和来水情况的影响较大,枯水期的发电能力仅为丰水期的20%至30%,季节性用电矛盾突出。

  煤、油供应趋紧。枯水期供电不足的矛盾,需用火电补充来缓解。我市火电装机89万千瓦,年需电煤1000万吨左右,但全市仅年产标煤300万吨,三分之二的电煤需从外地购进,电煤供需矛盾突出。汽油、柴油等能源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

  运输能力吃紧。我市地处内陆,铁路运输能力一直处于超饱和状态。《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公路运输成本上涨,也加剧了铁路运输的压力。目前,全市的请车满足率仅30%。在力保煤炭、粮食、化肥、石油等重点物资运输后,兼顾其他物资运输的能力减弱。

  三、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预测

  综合上述分析,从需求角度看,尽管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前三季度的投资完成情况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第四季度项目建设进度将加快,重点项目仍有望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同时,消费和净出口增长强劲,也对投资增幅放缓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从供给角度看,农业风调雨顺,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均好于年初预期。因此,预计能够完成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全年完成情况预测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3%;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4.3%;其中工业增加值14.5%;第三产业增长13.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

  ――进出口总额增长25%;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0%;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2;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化解项目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培育新的增长点

  着力解决项目工作中的困难。目前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已成为阻碍项目顺利推进的一个难题,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及时避免和化解各种矛盾,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形成投资实物量。

  加快在建项目进度。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土地占用和项目审批程序、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重大项目,进一步落实投资绿色通道政策,搞好协调服务和外部条件的配套。加快重大产业化项目和旧城改造、新区建设、畅通工程、绿化工程、水环境治理等重大城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尽快开工一批项目。认真研究国家投资、产业和土地、信贷政策动向,按照国家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抓紧做好新开工项目的申报审批工作,落实配套条件,争取年内再开工建设一批项目。

  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工作。项目储备的重点,要转向技术含量高、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重大产业化项目,转向能源、交通、水利、城市重大公共设施、卫生、教育、国防等重点急需建设项目,转向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环境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薄弱领域的项目。要做深做实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提高储备项目的可操作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二)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资金紧张矛盾

  做好企业融资协调服务工作。加快企业征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步伐。大力构建“政府推动、部门拉动、银企主动、中介协动”的企业融资体系,完善政银企联系制度,帮助企业尽快落实银企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资金的作用,重点做好企业流动资金担保工作。将城建、技改等贴息资金安排给重点项目,以引导银行贷款投向,解决部分重点项目融资困难问题。

  鼓励社会投资。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放宽投资领域,允许社会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进一步理顺公共产品价格,通过注入资本金、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经营性的公益事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对于涉及垄断资源开发利用、需要统一规划布局的项目,政府在确定建设规划后,可向社会公开招标选定项目业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进行境外投资。

  (三)加强统筹协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搞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加强对粮油、生产资料等重要物资的价格监测和追踪,做好重要战略物资的储备工作,防止物价出现较大的波动。帮助企业掌握原材料价格波动情况,尽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对电力供应进行合理安排、科学调度,指导企业在电力供应相对充裕的10月和11月开足马力生产,将设备检修尽可能安排在枯水期。围绕物流、人流的主要流向,综合组织交通运输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障经济活动有序开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版权所属:【成都首嘉企业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市外资代办服务网—成都外资公司注册手续-注册成都外资分公司-成都注册外资公司-工商代理13981964009
执行时间:.043ms
Powered by 成都首嘉 V3.2.15 Copyright © 2005-2022. 蜀ICP备0600716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