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震后新商机 我市营造承接产业转移新优势
首页 | 2021公司年检 | 业务范围 | 成都投资环境 | 政策法规 | 外资企业设立 | 外资企业变更 | 外资企业注销 | 其他登记 | 注册资本验证 | 外商投资企业年检 | 商标注册 | 新闻资讯 | 资质办理 | 审计评估 | 投资注册须知 | 注册常见问题 | 资料下载 | 会计师事务 | 联系方式
围绕震后新商机 我市营造承接产业转移新优势
[2008/9/20] 浏览次数:1413
                                                                      来源:成都日报
    本周四,首届承接全球产业转移成都论坛将在蓉举行。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获悉,根据该队对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呈现出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化水平提升、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记者通过连日来的采访也发现,尽管受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但围绕震后的新商机,成都正在吸引产业转移的承载力上积极营造出新的比较优势。

  A、积极因势利导

  青羊率先步入服务经济时代

  “应该说,正是在地震发生后,青羊区积极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特别是和公司高层的及时沟通,让他们对成都的投资环境有了更加准确的认识,打消了许多不必要的顾虑,也推动了增资计划的最终实施。”

  7月17日,世界顶级酒店品牌瑞吉宣布将落址成都青羊区太升南路,而落户项目方爱美高实业(成都)有限公司更是与青羊区政府签下协议,将投资金额从现有的4亿美元追加到10亿—10.5亿美元,全力打造备受瞩目的原文化宫地块。公司总经理郑孝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他们将把该地块开发为一个集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高级服务式公寓、都市娱乐购物中心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地标建筑群,而作为公司在全国发展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他们的增资是经过仔细考虑和认真论证的,“尽管发生了地震,我们仍看好成都美好的发展前景,不会改变投资的信心和策略。”

  与此同时,盟宝GSM移动通信终端项目总投资2亿元人民币,在青羊工业园区内占地40亩,建筑面积3.5万㎡,目前已完成一期的基础工程;在此基础上,投资商表示:继续看好成都、看好青羊,将斥资5亿元人民币在中央CBD青羊区域内打造盟宝总部项目;由香港新鸿基地产集团、华润集团有限公司和信冠投资有限公司三大巨头共同投资成立的成都润逸城市建设有限公司也已将其进军内陆的第一站落定成都,目前已投资2.3亿港元在蓉从事停车场的修建和经营业务,并计划于近期增大投资总额……

  成都要建设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心城区无疑扮演着挑大梁的角色。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均明确提出要积极承接高端服务业,并为此出台了各种配套措施,强力推进以总部经济为主的现代服务业集中集聚发展。然而,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却让人们开始担心我市承接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步伐是否会受到影响,预计的目标又能否实现?令人欣慰的是,就在日前举行的全省商务工作座谈会上,省商务厅厅长谢开华表示,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成都市青羊区服务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72%,率先进入服务经济时代,财政收入跃居全市五城区之首。

  “青羊区作为中心城区,在这次地震中有影响,但很小。为此,区委、区政府及时对地震灾害可能为招商引资工作带来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时调整了招商重点和方向,提出了要更加主动地‘走出去、引进来’的工作思路。”青羊区投资促进服务局肖建局长告诉记者,围绕把青羊区建成承接现代服务业、都市型工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这一目标,他们通过梳理在谈在建项目、对接意向性企业,抓住地震后中央、省、市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带来的招商引资新机遇,从5月下旬开始,就多次组织了针对性很强的投资说明会和招商推介会,并由区委书记屈建宏、区长谢强等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香港、深圳、杭州、上海等地区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及时就本次汶川大地震对我市的影响以及中央支持四川灾后重建工作的相关政策等及时进行了沟通和通报,并有针对性地与这些企业就如何在新的情况下开展旧城改造和中央CBD区域的建设打造等进行了充分地交流,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该区着力打造的青羊绿洲税源总部基地南区项目现已成功吸引了投资达3.5亿元的五星级度假酒店项目、北京联东集团等在此落户,项目作为全市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基地已初具雏形。

  B、紧抓灾后商机

  青白江做粗做长建材产业链

  5月28日,中国建材集团与成都市人民政府举行轻质住宅产业基地、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将投资20亿元在青白江建设轻质住宅产业项目,并追加30亿元建设中国最大的玻纤生产基地。

  “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冶金和建材产品,而我们正好是市上唯一的冶金和新型建材产业基地,目前我们应紧紧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加大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力度,不断做粗做长产业链,为灾后重建提供有力的保障!”据青白江区投促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汶川大地震后,该区共签约项目21个,协议资金312.8亿元。在谈或签约5亿元及5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产业化项目12个,包括成都市金华商会投资100亿元的“金华工业园”项目、深业泰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8亿元的泰然成都科技广场项目、中国建材集团投资20亿元的轻质住宅产业基地项目、攀钢集团成都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5亿元的无缝钢管系统改造工程项目、成都天马铁路轴承有限公司投资5.5亿元的精密风力发电机轴承生产项目等。

  目前该区所有经济发展的目标都没有改变,围绕以攀成钢、三洲核能为龙头的冶金产业,以巨石、台玻为龙头的建材产业,以“两站两园区”为依托的物流业,区上将着力打造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无缝钢管精品基地、国内一流水平的建筑钢材精品基地、全国规模最大、品种最多、技术含量高的特管生产基地、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中碱与无碱玻璃纤维生产基地、代表世界最先进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的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重要的平板玻璃及玻璃制品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载货汽车生产基地以及亚洲最大的“内陆港”。

  为了保障目标任务的实现,青白江区正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做好新增9平方公里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基础设施配套规划,与此同时,该区还梳理了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为主的73家冶金、建材行业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国100强企业,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头带队登门拜访,主动争取,力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抢占先机、赢得商机。

  C、强化载体建设

  新津有效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6月3日,新津县迎来了灾后外资“第一单”:县政府与世界精细化工巨头——瑞士西卡公司,国内知名企业——四川柯帅外加剂有限公司三方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数千万美元,占地约70亩,以生产建筑用化学材料产品为主。项目建成后,预计年销售额过亿元,年纳税额1000万元以上。从而成为新津县历史上引进的投资额最大的跨国公司投资项目。

  “新津在成都三圈层,区位优势不太明显,但是它有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要想在兄弟区(市)县中脱颖而出,要想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唯有在战略和举措上创新。”新津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他们始终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大力推进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为项目落户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载体。2007年以来,共投入资金近10亿元,完成道路建设近8公里,铺设雨污管网近20公里,建成天然气主、支管14.5公里,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试运行,完成拆迁5.5平方公里,建成拆迁安置房近40万平方米。目前,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面积已达2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同时,还启动了工业水厂、特勤消防站和B区倒班房、35KV变电站、配气站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承载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积极学习、借鉴沿海地区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新津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跨区域合作,与毗邻的眉山市彭山县共同开发建设新彭工业园,发展“飞地工业”,促进两县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不断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1—7月,该县到位市外资金24.60亿元,增长30.23%;实际利用外资1761万美元,增长50.51%。即使在汶川特大地震之后,也相继引进了投资5000万美元的瑞士西卡混凝土添加剂、1000万美元的法国液化气集团工业用气、5.4亿元的四川省包装协会包装印务基地和美国开利机电安装等项目;中国化工集团投资25亿元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投资26亿元的新材料、环保产业等项目也可望于10月正式签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版权所属:【成都首嘉企业登记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市外资代办服务网—成都外资公司注册手续-注册成都外资分公司-成都注册外资公司-工商代理13981964009
执行时间:.056ms
Powered by 成都首嘉 V3.2.15 Copyright © 2005-2022. 蜀ICP备06007165号-3.